現在
膜結構是一種非常流行的建筑形式,但是對于大眾來說膜結構這是一個太過于專業的名詞,那么什么叫膜結構呢?相比傳統的建筑它又有什么特點呢?今天卓越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下膜結構的前世今生。

什么叫膜結構
什么叫膜結構 所謂膜結構又叫張拉膜結構,就是由支撐架構結合膜材所形成的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如今比較流行的支撐架構為鋼結構或者符合材料結構,膜材通常用的有三種PVC膜材、PTFE膜材、ETFE膜材,與傳統建筑形式相比
膜結構的優點非常顯著:造型藝術、環保節能、力學性能好、防火抗震、自潔能力強、工期短經濟效益佳、應用范圍廣等,使其無愧為本世紀更現代與更充滿前途的建筑形式之一。
膜結構的發展歷程 人類對于膜結構的應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比如說活躍在歷史各個時期的帳篷,其也是由膜(古時為樹皮、獸皮、紡織物)加上支撐架構(古時為樹枝、石頭)構建起來的,即使到現在帳篷也在很多地區繼續使用著,特別是在沙漠、游牧地區,其搭建非常方便,所用材料主要是立柱、短樁、繩索以及各類織物、毛毯組成,全部材料由駱駝或者馬匹即可輕易搬運。

帳篷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膜結構的一種應用
現代意義上的膜結構技術開始于19世紀,其膜材由之前的獸皮、毛毯逐漸的轉變為機械化紡織品,其應用的代表性建筑就是馬戲團的帳篷(Chapiteau),這種帳篷直徑可達50米,在保證大面積的同時也可以迅速的搭建或者拆除,非常適合馬戲團這種流動性較強的團體使用。
伴隨著材料學的不斷發展,人工合成材料以其較高的承載力和較好的耐久性逐漸代替紡織物成為了膜材的很好的選,支撐結構也開始逐漸向鋼結構轉變,膜結構的力學性質逐漸趨于穩定,這也就加大了膜結構的應用范圍,現代的張拉膜結構始于1955年德國園藝展,是由Frei Otto設計搭建的一頂經典馬鞍形雙曲拋物面帳篷,這也開啟了膜結構應用的新時代,此后膜結構開始越來越多的使用在建筑領域,1967年Otto再次在加拿大Montreal博覽會上使用膜結構技術設計建造了德國展館,這個設計可以說是非常搶眼,其打破了建筑物與自然景觀之間的界線,依靠膜結構自然舒展的曲面讓建筑本身也成為一個融入周圍環境的景觀,隨后1981年當時世界上更大的膜結構建筑物沙特Haj機場誕生,其膜覆蓋面積達到了驚人的42.5萬平米,這可以說是開創了膜結構應用的新紀元,從此之后在大型的
體育場館設置、機場都越來越頻繁的使用膜結構技術。

Frei Otto1955年德國園藝展膜結構設計
膜結構在我國的應用 我國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引進過兩個跨度不大的
氣承式膜結構,此后由于眾多原因,我國的膜結構技術一直處于停滯狀態,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國內的一些科研、設計單位以及某些高校開始對膜結構進行系統的研究,在一些關鍵設計技術上有一定的突破,為我國以后的膜結構開發、應用積累了必要的技術儲備,1990年以后我國的膜結構發展開始不如正軌,一大批大規模的應用接踵而至,比如上海體育場(也稱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其看臺罩棚PTFE膜應用面積達到28900平米,青島頤中體育館其膜應用面積達到3萬平米,不過更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三大標志性建筑中的更好的體育場(鳥巢)和更好的游泳中心(水立方),他們都是應用先進的ETFE膜材,其中鳥巢建面258000平米,水立方建面79532平米,可以說是將我國的膜結構應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鳥巢跟水立方是我國應用膜結構更著名的建筑
我國膜結構行業現狀 隨著奧運場館中大量應用膜結構,膜結構這種新型的建筑形式開始在國內為更多的人所知曉,隨之而來的就是行業飛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膜結構的開發應用中去,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膜結構行業從業企業多達500余家,國外各大知名的膜結構技術企業在國內都有合資企業,由此可見市場對于膜結構技術還是有很大的需求,這些企業都在積極推進著我國膜結構行業的發展與應用,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比如很多沒有資質的企業使得整個行業魚目混雜《
膜結構施工公司哪家好?掌握三點輕松選擇!》,因為這些企業根本不具備膜結構設計與施工資質,忽略了對于風載荷與雪載荷作用的計算,這就導致了很多事故的發生,在很多工程中都出現了膜體破裂、褶皺明顯、支撐架構腐蝕等現象,這說明,我國在膜結構相關標準的制定還存在滯后,企業在設計、施工、維護等環節還存在很多不足,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